8
2
陈锐的音乐启蒙始于4岁。与大多数孩子不同,他学习小提琴并非出(chū )于家长的“强迫”,而是自愿行为。陈锐回忆,幼年时他常把玩具吉他夹在肩头,用(🎫)筷子模仿(fǎng )拉琴(🕔)动作,或许父母正(🤕)是看到这份学习(♊)热情,才为他聘请(📫)小提琴老师。
(💉)“短视频注重轻松(sōng )表达,音乐会讲究完整叙事,虽然表现形式不同,但都是在搭建与听众的情感桥梁。”这种认(rèn )知促使陈锐不断跨界,“音乐的本质是分享,而分享的形式可以无限创新。从庄重舞台到短视(shì )频创作,正是(🍣)对音乐原始意义(⛸)的回归”。
天赋(🕰)与勤奋的双重加(🐉)持下,陈锐8岁便与(🌱)澳大利亚(yà )昆士(🤠)兰交响乐团合作独奏,15岁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,19岁斩获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(sài )冠军,20岁更以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冠军的头衔轰动古典乐坛。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称赞(zàn )他是“现象级天才”。
《逆风而(🛵)行》
陈锐始终(🐰)不愿被框定为“传(🦏)统古典音乐家”,他(🤫)(tā )的新专辑《Player1》(头号(🍁)玩家)封面上有4个(🤘)代表不同身份的(🔠)自己:小提琴家、游戏玩家、社交达人和科(kē )技“极客”。
……